针刺时的注意要点

在进行针刺时,医生必须先观察病人的气色,注意病人的眼神,以了解病人的精神及正气是处于涣散状态还是有所恢复,力求使所诊治的疾病内在变化与反映在形体上的病象相一致;同时还要通过诊脉,通过脉象的动静辨明邪正的盛衰情况。在进针时,右手持针、进针;左手以两指夹持住针身,防止其倾斜和弯曲。针刺入后,等到针下有了得气的感觉,即可考虑出针。凡是在用针刺进行治疗之前,医生都必须首先诊察脉象,只有根据脉气所呈现出的病情轻重情况,才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病人在内的五脏之气已经虚绝,就是阴虚证,而医生反用针去补在外的阳经,就会使阳愈盛,使阴愈虚,这叫“重竭”。脏气重竭的病人必死。因为是五脏之气虚竭而死,所以临死前的表现是安静的。形成“重竭”的主要原因,是医生误治,违反了脏气阴虚理应补脏的原则,而误泻了腋下和胸前的脏气流出的腧穴,促使脏气逐渐趋于虚竭。至于五脏之气已虚于外的病人,属于阳虚,而医者反去补在内的阴经,助阴则阳气愈竭,这就形成了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病变,叫作“逆厥”。有逆厥证的病人也必死。因为是五脏之气有余,所以病者在临死前的表现是烦躁的。这也是由于医者的误治,违反了阳气已虚理应补阳的原则,反而误泻四肢末梢的穴位,促使阳气逐渐趋于虚竭。凡针刺用泻法的,已刺中了病邪的要害,但仍然留针而不出,就反而会使精气耗损;刺中了要害,但未经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就立即出针,就会使邪气留滞,进而郁壅。如果出针太迟,损耗了精气,病情就会加重,甚至使形体衰败。如果出针太快,邪气留滞于气分,就会使肌肤上发生痈疡。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