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

春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皮毛;夏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皮肤;秋天,邪气侵袭于人的肌肉;冬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筋骨。治疗这些与季节时令相关的病证,针刺的深浅,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针刺肥胖的人,应采取秋冬季节使用的深刺法;针刺瘦弱的人,应采取春夏季节使用的浅刺法。有疼痛症状的病人,所患多属阴证。感觉疼痛而用按压的方法却不确定痛处的,也属于阴证,应当用深刺的方法。身体发痒,说明病邪在皮肤,属阳证,应采用浅刺的方法。病在上部的属阳证,病在下部的属阴证。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

针刺注意事项一:脉象

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病起于阴经的,应当先治疗阴经,然后再治疗阳经;病起于阳经的,应当先治疗阳经,然后再治疗阴经。刺治热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热象转寒;刺治寒厥的病,进针后应当留针,以使寒象转热。刺治热厥的病,应当采用二阴一阳法;刺治寒厥的病,应当采用二阳一阴法。所谓二阴,是指在阴经针刺二次;所谓一阳,是指在阳经针刺一次。久病的人,病邪的侵入已经深入脏腑。刺治这类疾病,必须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要长,每隔一日应当再针刺一次。必须先调和人体左右的脉气,并去掉血脉中的郁结。掌握了上述原则和方法,针刺的道理也就大致通晓了。

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

凡言针刺的方法,必须先诊察病人形体的强弱和元气盛衰的情况。如果形体肌肉并不显得消瘦,只是元气衰少而脉象躁动,对于这种脉象躁动而厥逆的病,应当用缪刺法。这样能使耗散的真气得以收敛,使积聚的邪气得以散去。针刺时,医生必须神定气静,如同深居幽静之处一样,诊察病人的精神活动;还必须意识内守,如同紧闭门窗与世隔绝一样。要全神贯注,毫不分神,丝毫听不到外界的声响,精神专一,心无旁骛地进行针刺。或用浅刺而留针的方法,或用轻微浮刺的方法,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直到针下得气为止。针刺之时,不论病人是男是女,不论针刺是深是浅,都要坚决持守正气而不让其泻出,同时谨防邪气而不使其侵入。这就是得气的含义。

针刺热病和寒病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

针刺热病和寒病时都要留针,且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对阴经和阳经的针刺次数也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针刺的禁忌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