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五脏病变的症状与治疗

五脏病变的症状与治疗肝脏有病,会出现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的症状,使人容易发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如果肝气虚,则出现两眼昏花而视物不明,两耳也听不见声音,容易恐惧,好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样的症状。治疗时,取用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如果肝气上逆,则会引发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面颊肿胀,应取厥阴、少阳经脉,进行针刺放血治疗。

心脏有病,会出现胸中疼痛,胁部支撑胀满,胁下疼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间疼痛,两臂内侧疼痛的症状,这是心实的症状。心虚,则出现胸腹部胀大,胁下和腰部牵引作痛的症状。治疗时,取用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的廉泉穴进行放血治疗。如果病情有变化,与刚发病时有所不同,应当针刺阴郄穴放血治疗。

脾脏有病,会出现身体沉重,容易饥饿,肌肉痿软无力,两脚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治疗时,取用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肺脏有病,会出现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髋、小腿肚、小腿下半部、脚等部都发生疼痛,这是肺实的症状;如果肺虚,就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聋、咽干等症状。治疗时,取用太阴肺经的经穴,以及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厥阴内侧,即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肾脏有病,会出现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这是肾实的症状;如果肾虚,就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闷闷不乐的症状。治疗时,取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