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视歧的发生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曾经在攀登高高的清冷之台,上到台阶的中间时,回头向四处观望,然后伏身前行,就感到头眩眼花,精神迷乱。对于这种异常的感觉,我心里暗自感到奇怪,于是就闭目宁神,过一会儿又睁眼再看,让自己平心静气,力图使精神镇定下来,但是这种感觉持续了好久还是不能消除,看得越远,反而感到更加头晕目眩。于是我就披散开头发,赤脚而跪在台阶上,力求形体舒缓,使精神轻松,但当向下俯视时,眩晕的感觉仍然很久而不能停止。后来这种症状在突然之间却又自行消失了。这是什么气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于人的眼部,从而产生精明视物的功能。脏腑精气汇聚于眼窝,便形成眼睛。其中,肾的精气充养瞳子,肝的精气充养黑睛,心的精气充养内外眦的血络,肺的精气充养白睛,脾的精气充养眼胞。脾的精气包裹着肝、肾、心、肺的精气,与脉络合并,形成目系,向上连属于脑部,向后与项部中间相联系。邪气如果侵入项部,乘人体虚弱而向深部发展,则沿着目系而侵入于脑部,邪气入脑,便发生头晕脑转,从而引起目系拘急而出现两目眩晕的症状。如果邪气损伤了眼部的精气,精气为邪气所伤则相互之间不能紧密联系,导致精气离散,就会出现视物分歧的现象,即看一件东西好像有两件一样。

人的眼目,既是脏腑的精气所形成的,也是营、卫、气、血、精、神、魂、魄通行和寓藏的所在,也是产生神气的部位。所以,人在精神过度疲劳的时候,就会魂魄失守,意志散乱,眼睛迷离而无神气。眼的瞳子属于肾,黑睛属于肝,二者为阴脏的精气所滋养;白睛属肺,眼球的赤脉属于心,二者依赖阳脏的精气滋养。因此,阴脏的精气和阳脏的精气相互结合而协调,才能使眼睛具有视物清晰的功能。眼睛的视觉功能,主要受心的支配,这是心主藏神的缘故。如果精神散乱,阴脏的精气和阳脏的精气不能相互协调,突然看到异常的景物,就会引起心神不安,精失神迷,魂飘魄散,所以会发生迷惑眩晕。

心脏的功能

视歧的发生

黄帝说:我有些怀疑您所说的道理。我每次去东苑登高游览,没有一次不发生眩晕迷惑的,离开那里,就恢复正常,难道说我唯独在东苑那个地方才会消耗神气吗?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情况呢?

岐伯说: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爱憎两种情绪突然相感,会使精神出现一时的散乱,从而导致视觉不正常而发生眩晕迷惑,等到离开了当时的环境,精神也就转移了,就会恢复正常状态。总之,出现这种症状,较轻的仅是精神一时迷糊,好像不能辨别方向似的,称为“迷”;较重的就会出现精神迷乱而头目眩晕的感觉,称为“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