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针与天地合参

黄帝说:我认为小针是一种极其细小的东西,先生您却说它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我觉得这是过分夸大了针的意义作用,希望听您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针与天地合参黄帝与岐伯讨论小针的意义。

岐伯说:天下还有什么东西能比针更大呢?比针大的,只有刀、剑、矛、戟、矢这五种兵器。但这五种兵器,是为杀人而准备的,并不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工具。人是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和重要的,怎么可以不参赞天地的化育之德呢?为天下黎民百姓医治疾病,时刻也不能离开这小小的针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针和五种兵器的作用孰大孰小,不是很清楚了吗?

黄帝说:疾病刚开始发生时,大多是喜怒无常、饮食不节引起的,喜怒无常、饮食不洁会导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使得营气瘀滞而运行不畅,营气瘀滞不行与阳热互结,就会形成痈疽病。如果继续发展恶化,就会阴阳不调,营气瘀滞所生之邪热与体内有余之阳热相互搏结,令肌肉腐败,化为脓液,这样的病能用小针来治疗吗?

针与天地合参

岐伯说:高明的医生也不能使病邪消失自化,所以应当及早进行治疗,不让邪气长久地留滞在人体内,以防病情发展恶化。这就好比两军交战,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的旗帜林立,刀光剑影遍布原野,绝不是在一天之内就能谋划而成的。要想能使臣民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能使将士们作战勇猛,不怕牺牲,不是一天就能教导出来的,也不是一会儿工夫就能实现的。如果等到身体已经患有痈疽病,脓血已经聚集形成时才想到用针治疗,不是大大背离了养生防病之道吗?痈疽的发生,脓血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从地里生出来的,而是由于微小的病邪侵入人体,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逐渐积累形成的。所以,高明的医生在痈疽没有形成之前就会进行早期的预防和医治,不让病情继续发展;愚陋的人不懂得养生防病之道,就只能遭受疾病形成后带来的痛苦了。

黄帝问:如果痈疽病已经形成,而事先又没有预见到,脓已经形成,事先也没有观察出来,应该怎么办呢?

针与天地合参
岐伯说:脓已形成的,死亡的可能性远大于存活的可能性,病人就非常危险了。所以,医术高明的医生会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不等痈疽病形成便将其灭除在萌芽状态,并且将有效的治疗方法记载在竹帛上,使后人能够学习、继承,发扬光大,并将其世代相传下去,永不失传,使人们不再遭受痈疽病的痛苦。

黄帝问:痈疽已经形成脓血,就会危及生命,不可以用小针治疗吗?

针与天地合参痈疽形成脓血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用砭石、铍针或锋针及时挑破痈疽,排出脓血。

岐伯说:如果用小针治疗小痈疽,功效不显著;如果用大针治疗大痈疽,功效就大;如果用小针治疗大痈疽,就容易造成伤害。所以,痈疽脓血已经形成的,只有用砭石、铍针或锋针及时挑破痈疽,排出脓血,这样的治疗方法最为适宜。

上一篇:疾病的逆顺
下一篇:玉版 原文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