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比较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六经病变

恭谨地顺应天地间阴阳盛衰的变化规律,让我根据这些规律,来谈谈针刺的终始意义。所谓终始,就是以十二经脉为纲纪,诊察寸口脉和人迎脉两处的脉象,以了解人体阴阳的虚实盛衰,以及上下之脉相应的平衡情况。这样也就大致掌握了天道阴阳的变化规律了。所谓平人,就是健康无病的人。健康无病的人的寸口和人迎两处的脉象是和四时的阴阳变化相符合的,脉气也上下相应,往来不息;六经的脉搏既无结涩和不足的现象,也没有疾动和有余的现象;人体的内脏之本和肢体之末,在四时寒温变化时都能够保持协调平衡;形体、肌肉和血气也能保持协调一致。这就是健康无病的人。气虚的人,寸口和人迎都会表现出虚弱无力的脉象,并且脉搏的长度低于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就属于阴阳都不足的病证。治疗时,如果补阳,就会导致阴气衰竭,泄阴又会导致阳气脱泄。因此,这样的病人,只能用甘缓的药剂加以调补,不能服用峻猛的药物来攻泻。这样的病也不能用针灸治疗。如果对久病不愈的病人采用泻法治疗,病人五脏的真气就会受到损害而败坏。

比较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六经病变 医生应懂得根据终始之义和平人的脉象来判断人是否健康。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病在足少阳胆经;大一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的,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大两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病在足阳明胃经;大三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四倍,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名叫“溢阳”,溢阳的产生是因为阳气偏盛,格拒六阴在外,而不能与阴气相交,所以称为“外格”。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病在足厥阴肝经;大一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厥阴心包络经。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的,病在足少阴肾经;大两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少阴心经。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病在足太阴脾经;大三倍而又有躁动症状的,病在手太阴肺经。寸中脉比人迎脉大四倍,并且脉象又大又快的,叫作“溢阴”。溢阴的产生是因为阴气偏盛,泛滥于内,而不能与阳气相交,所以称为“内关”。内关是阴阳之气不能相交的死证。人迎脉与寸口脉都比平常大四倍以上的,叫作“关格”。出现了关格的脉象,人就会在短期内死亡。

脉象病情表

比较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六经病变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应当泻足少阳胆经,而补足厥阴肝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天针刺一次,施针时必须按切人迎脉与寸口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得躁动不安,应取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的,应当泻足太阳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两天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按切人迎脉与寸口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同时有躁动不安的的现象,应取用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应当泻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天针刺二次,施针时还应按切人迎脉与寸口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得躁动不安,就取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应当泻足厥阴肝经,而补足少阳胆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天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按切寸口与人迎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就应取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二倍的,应当泻足少阴肾经,而补足太阳膀胱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两天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按切寸口脉与人迎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应取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应当泻足太阴脾经,而补足阳明胃经,用二分泻一分补的方法,每天针刺两次,施针时还应按切寸口脉与人迎脉,以观察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应取上部的穴位,等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之所以每天针刺两次,是因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二者是吸收谷气的重要脏腑,脉气和血气最为充盛。人迎脉和寸口脉的脉象都比平常大三倍以上的,叫作“阴阳俱溢”,这样的病如果不加以疏理,血脉就会闭塞,气血就不能流通,流溢于体内就会损伤五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误用了灸法,就会导致疾病发生改变,引发其他的疾病。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