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用阴阳属性的原理诠释了人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一般人左侧耳目聪明,右侧手足灵活,这是因为体内阴阳之气升降的结果。而聪明的人懂得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所以能虽老而体不衰。
天之阳气在西北方是不充足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与天气相应,右耳也就不如左耳敏锐。地之阴气在东南方是不充盈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
黄帝问: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所以才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却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就必然虚弱,所以才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活有力的情况。所以,同样感受了外邪,如果是在上部,身体右侧就会病得较重;如果在下部,身体左侧就会病得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分布均衡,而人的身体也有阴阳盛衰的区别,所以邪气才能乘虚侵袭并滞留在人体。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的节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阳气轻清而升于天,阴气重浊而降于地。因此,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以阴阳的变化莫测为纲领的,因而能使万物的生、长、收、藏,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只有通晓这些道理的人,能配合天气来养护头颅,顺就地气来养护双脚,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天之气与肺相通,地之气与咽相通,风木之气与肝相通,雷火之气与心相通,溪谷之气感应于脾,雨水之气滋润于肾。六经好像大河,肠胃好像大海,九窍就像水流灌注的地方。假如以天地的阴阳来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上降下的雨;人的气,就好像天地间的暴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上之气,就好像久晴不雨。所以,养生如果不符合天地之理,疾病就一定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