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脏腑之十二原穴

五脏有在外的六腑相应,与之互为表里,六腑与五脏之气表里相通,跟六腑与五脏之气相应的还有十二个原穴。十二个原穴的经气输注之源,多出自两肘两膝以下的四肢关节部位。这些在四肢关节以下部位的腧穴,都可以用来治疗五脏的疾病。凡是五脏发生的病变,都应当取用十二个原穴来治疗。因为这十二个原穴,是全身三百六十五节禀受五脏的气化与营养而将精气注于体表的部位。所以,五脏有疾病时,其变化就会反映在十二个原穴的部位上。十二个原穴各有其相应的脏腑,根据其各自穴位上所反映出的现象,就可以了解相应脏腑的受病情况了。

五脏中的心肺二脏,位于胸膈以上,上为阳,其中又有阴阳的分别。阳中的少阴是肺脏,它的原穴是太渊穴,左右共有两穴;阳中的太阳是心脏,它的原穴是大陵穴,左右共有两穴。五脏中的肝、脾、肾三脏,都位于胸膈以下,下为阴,其中再分出阴阳。阴中的少阳是肝脏,它的原穴是太冲穴,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至阴是脾脏,它的原穴是太白穴,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太阴是肾脏,它的原穴是太溪穴,左右共有两穴。在胸腹部脏器附近,还有膏和肓的两个原穴。膏的原穴是鸠尾穴,属任脉,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穴,属任脉,也只有一穴。以上五脏共十穴,加上膏和肓的各一穴,合计共有十二穴。这十二个原穴,都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可以用它们来主治五脏六腑的各种疾患。凡患腹胀病的,应当取用足三阳经,即取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凡患完谷不化的泄泻证的,应当取用足三阴经,即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上一篇:针灸铜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