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五色,即人体面部的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本篇主要论述了以面部的五色观察疾病的问题,所以篇名“五色”。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说明面色各部的气色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根据面部色泽变化,推测脏腑疾病的深浅;二、指出五色的部位、主病以及观察方法,具体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