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论篇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三部,即人体的头、手、足上中下三个诊脉的部位;九候,是指三部之中,每一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通过对三部九候的诊察,就可以了解病证,确定刺法并判断预后。
本篇的主要内容有:一、论述天地至数和人体三部九候的关系;二、介绍三部九候相应疾病的诊察方法、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