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

奇恒之腑和传化之腑
黄帝与岐伯谈论关于五腑的话题。

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把脑髓叫作脏,有人把肠胃叫作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他们的意见是相反的,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不知哪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者是感受地气而产生的,都能贮藏精血,就像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它们名叫奇恒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秉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是像天一样地运行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留在其中,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疏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所谓五脏,它们的功能是贮藏精气而不向外发泻,所以它们是经常地保持精气饱满,而不是一时地得到充实。六腑,它们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们有时显得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水谷入口下行,胃充实了,但肠中还是空虚的,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而胃中就空虚了,这样依次传递。所以说,六腑是一时的充实,而不是持续的盛满,五脏则是持续盛满而不是一时的充实。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