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切寸口脉可以诊全身疾病的原理

切寸口脉可以诊全身疾病的原理

黄帝问:诊察气口之脉,为什么能知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呢?

切寸口脉可以诊全身疾病的原理

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为六腑的泉源,饮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经过足太阴脾的运化输转,而能充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要负责输布津液,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也属于太阴经脉,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是出自胃而反映于气口的。而五气入鼻,藏留于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变,则鼻为之不利。凡是治病必观察其上下的变化,审视其脉候的虚实,察看其情志精神的状态以及病情的表现。

切寸口脉可以诊全身疾病的原理对那些拘守鬼神迷信观念的人,是不能与其谈论至深的医学理论的,对那些讨厌针石治疗的人,也不可能和他们讲什么医疗技巧。有病而忌讳治疗的人,他的病是治不好的,勉强治疗也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