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所谓“终始”,既指人体经脉之气的循环不息,终而复始,又指本篇所论内容以“终始”开篇,又以“六经终绝”的症状结尾,首尾呼应,有始有终。故以“终始”名篇。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讨论通过脉口和人迎的脉象对比,诊断疾病并确定针刺补泻的治疗方法;二、指出要根据病人体质、气候寒温和发病部位等决定针刺的深浅先后;三、说明针刺的十二种禁忌;四、详述六经气血终绝时的症状。

终始原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

详细翻译

以五脏为纲纪,确定阴经阳经的关系

医生在给病人行医时,切不可胡乱针刺,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严重的会导致病人死亡。 针刺的原理和方法,全都在《终始》篇中有详尽的阐释。如果要准确地了解人体阴阳经脉气血运行的终始,就必须以五脏为纲纪,以确定阴经阳经的关系。五脏与人的阴经相通,六腑与人的阳经相通。阳经承接四肢中运行的脉气,阴经承接五脏中运行的脉气。所以,在采用泻法刺治时,要迎着经脉之气而进针;采用补法刺治时,要顺着经脉之气而进针。掌握了迎...

详细翻译

比较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六经病变

恭谨地顺应天地间阴阳盛衰的变化规律,让我根据这些规律,来谈谈针刺的终始意义。所谓终始,就是以十二经脉为纲纪,诊察寸口脉和人迎脉两处的脉象,以了解人体阴阳的虚实盛衰,以及上下之脉相应的平衡情况。这样也就大致掌握了天道阴阳的变化规律了。所谓平人,就是健康无病的人。健康无病的人的寸口和人迎两处的脉象是和四时的阴阳变化相符合的,脉气也上下相应,往来不息;六经的脉搏既无结涩和不足的现象,也没有疾动和有余的现...

详细翻译

针刺的原理

大凡针刺治疗的原则,都以达到阴阳之气调和为目的,阴阳之气达到平衡后,就应该停止针刺。人体的阴阳通常是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所以还要注意补阴泻阳,这样才能使人声音洪亮,元气充盛,耳聪目明。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就会导致血气不能正常运行。 所谓针刺后得气而获得疗效,是说治疗实证时,通过泻法将邪气渐渐祛除,就会由实转虚。其脉象虽然与原来的大小相同,但已变得不坚实了。如果脉象仍然坚实,病人虽然一时感到轻快,但...

详细翻译

补泻方法的选择

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这三条脉络,都有动脉布散于足大趾和第二趾之间,针刺时应当仔细审察这三条经脉的虚实。如果虚证误用了泻法,就叫作重虚。虚而更虚,病情就会更加严重。凡是用针刺治疗这类病证时,要先按切其脉搏,脉象搏动坚实而急速的,就应当用泻法,脉象搏动虚弱而缓慢的,就应当用补法。如果用了与此相反的补泻方法,病情就会更重。这三条经脉搏动的位置是:足阳明经在足跗之上的冲阳穴、足厥阴经在足跗之内的太...

详细翻译

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

春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皮毛;夏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皮肤;秋天,邪气侵袭于人的肌肉;冬天,邪气侵袭于人的筋骨。治疗这些与季节时令相关的病证,针刺的深浅,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针刺肥胖的人,应采取秋冬季节使用的深刺法;针刺瘦弱的人,应采取春夏季节使用的浅刺法。有疼痛症状的病人,所患多属阴证。感觉疼痛而用按压的方法却不确定痛处的,也属于阴证,应当用深刺的方法。身体发痒,说明病邪在皮肤,属阳证,应采用...

详细翻译

针刺的禁忌

大凡针刺的禁忌是:刚行房事不久的不要进行针刺,针刺后不久的不要行房事;正当醉酒的人不要进行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紧接着就醉酒;正在发怒的人不要进行针刺,针刺后的人不要发怒;刚刚劳累的人不要进行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过度劳累;饱食之后不可以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饮食过饱;饥饿的人不要进行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饥饿;口渴的人不要进行针刺,已经针刺的人不要口渴;异常惊恐或愤怒的人,应等其情绪稳定之后,再...

详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