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露论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日作尚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早。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岁露,指一年之中风雨的情况,在本篇中特指风雨交加的反常气候现象。本篇主要讨论了气候寒温不和及贼风邪气对人体的危害,所以名为“岁露”。
本篇的主要内容有:一、论述疟疾的发病等情况;二、阐述一年之中,风雨不调的异常气候变化会使人发病的相关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