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用祝由的方法可以将病人治愈。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时候治病,只要转移病人的精神,改变病人气机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医治,病就可以好了。现在治病,要用药物从内部治疗,用针石从外部治疗,疾病还是有的能治愈,有的不能治愈,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古时候的人们,生活简单,居住在巢穴中,在禽兽之间追逐生存,寒冷的季节到了,就通过活动身体驱除寒冷,暑热来了,就...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
黄帝问:有的病不是从外表皮肤发生的,而是发于五脏的阳气衰竭。水气充满皮肤,阴气旺盛至极,阴气单独留在体内,则阳气在外部耗损严重,身体浮肿,不能穿上原来的衣服,四肢肿急而影响到内脏。这是阴气格拒于内,而水气弛张于外,对这种病应当怎样治疗呢?
黄帝问:上古时代有医术高明的医生,制成了汤液和醪醴,虽然制作好了,却只是用来供给祭祀和宴请宾客,而不用它煎药,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自古医术高明的医生,做好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患病,所以虽然制成了汤液,却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时代,养生之道稍稍衰落,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
黄帝问道:怎样用五谷来制作汤液及醪醴呢?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做原料,以稻秆做燃料。因为稻米之气完备,稻秆又很坚实。 必须要用稻米做原料才能制作汤液和醪醴。 黄帝问:为什么这么说?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
脉象搏击于指下,是邪盛正衰的表现,有的是痹证,有的是躄证,有的是寒热之气交合而造成的疾病。如果脉象孤绝,说明是阳气损耗;如果脉象虚弱,而又兼有泄泻,表明是阴血受到损伤。凡是脉象孤绝的,一定会死亡;脉象虚弱的,都可以治愈。在诊脉...
面容的五色变化,呈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当分别观察各自的深浅和逆顺。如果容色较浅,病情就轻,可以用五谷汤液调理,大约十天就会痊愈。如果容色较深,病情就重,就必须服用药剂治疗,大约二十一天才可以恢复。如果容色非常深,就表明病情更加严重,必须用药酒治疗,要经过一百天左右才能痊愈。如果神色枯槁,面容瘦削,就表明不能治愈,到一百天就会...
黄帝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这两种诊治的方法,意义各不相同,究竟怎样联系起来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一般来讲,揆度是用来衡量疾病的深浅轻重,奇恒是辨别不同寻常的疑难杂症。请允许我从诊病的主要道理说起。诊病要注意五色和脉象的变化...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
脉象洪大,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是热中之病。脉象来时迅疾而去时徐缓,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会出现厥逆、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容易产生疠风一类的疾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阳气虚而失去了捍卫的功能,从而感受邪气而发病。两手脉都沉细而数的,是少阴经经气逆乱的疾病。如果脉象沉细数而散乱,就是阴血亏损...
尺脉两旁的内侧可以诊候季胁部。外侧诊候肾脏,中间诊候腹部。关部脉的左手外侧诊候肝脏,内侧诊候膈部,右手的外侧诊候胃腑,内侧诊候脾脏。寸部脉右手外侧诊候肺脏,内侧诊候胸中,左臂外侧诊候心脏,内侧诊候膻中。前可以诊候病人的胸腹部,后...
黄帝问:有旧病从五脏发动,因而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旧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得很详细啊!只要验看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脉虽小而面色正常的,是新病;脉正常而面色不正常的,是旧病;脉象与气色都不在正常状态的,也是旧病;脉象与面色都正常的,是新病。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至,如果面部是苍赤色的,就是有毁伤瘀血导致...
黄帝问:疾病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感受风邪,可变为寒热病;热邪滞留过久,就成为消中病;气逆上而不止,会成为癫痫病;风气通于肝,风邪经久不愈,木邪侮土,会出现飧泄病;风邪侵入血脉,长久停留则成为疠风病。疾病的发展变化多端,不可胜数。 黄帝问: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
因此,诊脉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要诀,必须虚心静气,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脉象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春天的脉应该上浮在外,好像鱼浮游于水波之中;夏天的脉在皮肤中,洪大而盛,充满指下,就像夏天万物生长的茂盛状态;秋天的脉在皮肤之下,就像蛰虫将要伏藏;冬天的脉沉伏在骨,就像冬眠之虫闭藏不出,人们也都深居简出一样。所以说:要知道内脏的情况,可以...
因此,阴气盛会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阳气盛会梦见大火烧灼,阴阳俱盛则会梦见相互残杀。上部盛会梦见飞腾,下部盛会梦见下坠,吃得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赠送东西给别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获取东西。肝气盛,做梦就会好发怒气;肺气盛,做梦就会悲哀啼哭。如果腹内短虫多,就会梦见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会梦见打架受伤。
岐伯说:人的脉气如果与四时之气相反,邪气胜过精气就会表现为有余,血气先已消耗就会表现为不足。按照时令来讲,脏气当旺,脉气应有余,却反见不足的,是邪气胜过了精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是正不胜邪,血气消耗而邪气猖獗。这种阴阳气血不相从,邪正不相应的情况,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黄帝问:脉象是怎样顺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
两目的精明和面部的五色,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赤色应该像白布包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像赭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像鹅的羽毛,白而有光泽,不应该像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碧玉,不应该像青靛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像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像重漆之色...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诊脉的时间通常是以清晨为最好。 岐伯回答说:诊脉的时间通常是以清晨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作,阳气未被扰动,阴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入身体,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平...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
正常的心脉来时,像一颗颗连珠,连续不断地流转,如琅玕美玉一样圆滑,这叫平脉,夏季的脉象以胃气为本,应当柔和而微钩。如果心脏有病,脉来时就非常急促,带有微曲之象,就叫病脉。脉来时如果前面弯曲后面端直,好像手握带钩一样坚实,毫无和缓之象,就是死脉。正常的肺脉来时,轻浮虚软,像吹榆叶一样,这是平脉,秋季以胃气为本,应当柔和而微毛。脉来时...
正常的四季脉象应为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太过与不及的情况,太过会表现为体表的疾病,不及会表现为体内的疾病。
脉象有与四时相应的,也有不相应的。在某个季节不出现该有的脏脉形,却反而出现其他季节的脏脉,如春夏的脉反而瘦小,秋冬的脉反而浮大,就叫作逆四时。风热的脉象应该躁浮,反而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象应该虚细,反而实大;病在内的,脉象应该实,反而虚;病在外的,脉象应该浮滑,反而坚涩。这些脉象相反的病都很难治愈,是因为违反了四时。 人的生命...
如果肝的真脏脉出现,到庚辛日就会死亡;心的真脏脉出现,到壬癸日就会死亡;脾的真脏脉出现,到甲乙日就会死亡;肺的真脏脉出现,到丙丁日就会死亡;肾的真脏脉出现,到戊己日就会死亡。这就叫作真脏脉出现,都会死亡。 颈部脉出现非正常搏动,并见喘咳症状的,是水肿病。眼泡浮肿如卧蚕形状的,也是水肿病。小便颜色黄赤且喜卧的,是黄疸病。进食后很快...
人的正常脉气来源于胃,胃气就是平人脉息的正常之气。人的脉息如果没有胃气,叫作逆象,有逆象就会致死。 春天的脉象,弦中带有柔和的胃气,叫作平脉;如果弦多而胃气少,就是肝病。如果只有弦脉而无胃气,就要死亡;如果虽有胃气,却兼...
黄帝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正常人呼一次气,脉跳动两次,吸一次气,脉也跳动两次,一呼气一吸气,叫作一息。另外,呼气和吸气之间脉搏又跳动一次,这样一息之内共有五次搏动,闰以太息,就是正常人的脉象。正常人就是健康无病的人。诊脉的法则,通常是用无病的人的呼吸情况,来诊测病人的脉息。医生如果无病,就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
黄帝说:我听说根据病情的虚实可以预测生死,希望听您讲讲这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五实和五虚都是死症。 黄帝问:请问什么叫作五实、五虚? 五实五虚的表现及转机 岐伯说:脉来势盛是心受邪气过...
黄帝说:凡是治病,首先要诊察人的形体、气机、色泽,以及脉象的虚实、疾病的新旧等,然后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错过最佳时机。病人的形体和气机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疾病就容易治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说明可以治愈。脉象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表现,疾病也容易治疗,但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体与气机不相称,说明疾病难以治愈;面色枯槁...
黄帝问:见到真脏脉,就要死亡,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五脏的营养,都依赖于胃腑水谷的精微之气,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五脏的脉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寸口,而是必须借助于胃气的输注,才能到达手太阴。所以,五脏的脉气能够在各自所主的时间,以各自的脉象出现于手太阴寸口。如果邪气过盛,必定使精气衰绝,所以疾病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的脉气...
全身大的骨骼软弱,臂腿等部位的主要肌肉瘦削,胸中满闷,呼吸困难,呼吸时身体随之振动,六个月内就会死亡,如果出现了肺的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亡日期。全身大的骨骼软弱,臂腿等部位的主要肌肉瘦削,胸中满闷,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牵引肩项也发生疼痛,一个月内就会死亡,如果出现了脾的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肌体与真脏脉的关系亡日期。
如果是突然暴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医治。有些病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次序传变的,比如忧、恐、悲、喜、怒这五种情志之病,病邪就不依照这个次序传变而突然发病。比如因为喜极而伤心,心气虚弱则肾气会乘虚侵袭心;因为大怒而伤肝,则肺气会乘虚侵袭肝;因为思虑过度而伤脾,则肝气会乘虚侵袭脾;因为惊恐而伤肾,肾气内虚则脾气会乘虚侵袭肾;因为过忧...
黄帝问: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序,导致脉象有逆有从,变化各异,但其中没有说到脾脉,究竟脾脉与哪个时令相通呢? 岐伯说: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具有灌溉滋养四周其他脏腑的功能。 黄帝问: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看得出来吗?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
这是《 易经 》中的一幅图,用在这里是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夜为阴昼为阳,冬为阴夏为阳。脉象的变化与昼夜冬夏时间的变化相对应,所以有阴脉的人常在夜半死亡,有阳脉的人常在日中死亡。《内经》中的冬阴夏阳即是此意,中医大夫常由此根据病人的脉象来推断病人的死亡时间。
黄帝问:冬为阴,夏为阳,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九候的脉象,如果都是沉细悬绝的,为阴,好比冬令,冬季死于阴气极盛的半夜时分。脉象盛大躁动而喘数的,为阳,好比夏令,所以死于阳气旺盛的中午。寒热交替发作的病,死于阴阳交会的平日。热中及热病,死于日中阳极时分。伤于风而患风病的,死于傍晚阳气衰退的时候;伤于水而患水病的,死于夜半阴气正盛的...
黄帝问道:我听先生讲了九针的道理后,深感它博大精深,不可尽述。我想了解其中的主要道理,以教导子孙,传于后世,深刻领会,铭记于心,并严守誓言绝不会随便泄露,使这些道理与天体运行的规律相应,有始有终,上与日月星辰周历天度的运转相应,下与四时五行阴阳盛衰的变化相合。就五行来说有盛有衰,就四时来说冬阴夏阳,人是怎样适应这些自然规律的呢?希...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
太阳经脉偏盛,就会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缘故,表里两经都应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盛实于阳明,应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要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足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就要发生厥气上逆,所以阳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应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
食物进入胃中消化,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精微之气滋养全身的筋脉。饮食进入胃中,所化生的另一部分浓厚的精微之气,进入心,再由心将精气滋养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当中,到达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回流到脉中,脉中的精微之气,运行到六腑。六腑的精气化生神明,输入流于四脏...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劳逸和性情的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之发生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愤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偏安江南的宋朝官员、著名史学家范晔撰写的东汉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合称前四史。后汉..